群星小说网

群星小说网>老子的道德经1 > 第二十一章(第1页)

第二十一章(第1页)

[原文]

孔1德2之容3,惟道是从。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4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5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;窈兮冥兮6,其中有精7,其精甚真8,其中有信9,自今及古10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11。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?以此12。

[译文]

大德的形态,是由道所决定的。“道”这个东西,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。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,其中却有形象。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,其中却有实物。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,其中却有精质;这精质是最真实的,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。从当今上溯到古代,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,依据它,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。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?是从“道”认识的。

[注释]

1、孔:甚,大。

2、德:“道”的显现和作用为“德”

3、容:运作、形态。

4、恍惚:仿佛、不清楚。

5、象:形象、具象。

6、窈兮冥兮:窈,深远,微不可见。冥,暗昧,深不可测。

7、精:最微小的原质,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。微小中之最微小。

8、甚真:是很真实的。

9、信:信实、信验,真实可信。

10、自今及古:一本作“自古及今”

11、众甫:甫与父通,引伸为始。

12、以此:此指道。

[引语]

从本书第一章起,老子就指出“道”是宇宙的本原。但这个本原“道”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呢?对此问题,学术界的解释不同,就出现“道”是唯心主义的和“道”是唯物主义这两种观点。本章中,老子进一步发挥第十四章关于“道”是“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”的观点,明确地提出“道”由极其微粘的物质所组成,虽然看不见,无形无象,但确实存在,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。在本章里,老子还提出“德”的内容是由“道”决定的“道”的属性表现为“德”的观点,集中地描述了“道”的一些特点。一章、四章、十四章、本章和二十五章,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——道的性质问题的重要篇章。

[评析]

学术界一派观点认为老子的“道”不是物质实体,而是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,这种观点有待商榷。我们的观点是倾向于“道”具有物质性的这种意见。因为老子说了“道之为物”又说“道”中有物、有象、有精,这显然不属于观念性,而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。在以后的章节里,还将遇到此类问题。

此外,关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,老子的意见是:“道”是无形的,它必须作用于物,透过物的媒介,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。这里“道”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,老子把它称为“德”“道”产生了万事万物,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,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,也就是表现了它的“德”在人生现实问题上“道”体现为“德”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从火影开始加点  邪恶催眠师3:梦醒大结局  全球异世求生  夜遁  我靠穿书拯救世界  过桥米线  最珍贵的你  撩狐狸的正确姿势  温得和克之秋[先婚后爱]  1993风华尽览  玄黄真解  重生之渣女归来  火血  邪恶催眠师(1+2出书版)  穿成星际女皇后  清明上河图密码3: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  斗罗之跑错片场了  网游之长安  娇软美人穿成对照组后咸鱼了[七零]  星河漫漫不及君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